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院首页 > 正文

赣南医学院智能医学产业学院简介

作者: 时间:2023-02-23 点击数:

智能医学产业学院成立于2021年03月23日,是由赣南医学院联合江西憶源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东软教育集团和江西数创智联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创建的新医科应用型产业学院。学院在2022年立项为江西省普通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培育项目。

一、成立背景和意义

世界正迎来全行业、全领域的智能化时代,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应用于智能影像、医学机器人、临床智能决策等方面,并已成为江西省“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医学产业学院对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江西省“一号工程”和“2+6+N”产业以及赣州市“三大战略八大行动”,通过与人工智能高科技企业深度合作,打通人才培养和输出的生态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时代和产业需求的“智能医学”新医科应用型人才,助力江西数字、电子等领域做优做强。

二、办学方针和定位

学院以四个坚持为抓手:坚持育人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坚持产业为要,面向产业急需,紧密对接产业链;坚持产教融合,产、学、研、转、创、用结合;坚持政、校、企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实施“产学研创”四位一体创新办学模式,与产业头部企业合作共建,着力培养智能医学为特色的新医科应用型人才。

学院计划利用5年的建设时间,力争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服务于江西省、乃至全国的医理工交叉新医科应用及自主创新人才培养的示范产业学院。

三、组织架构

智能医学产业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政校企三方构成,设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2人;理事3人。产业学院院长及相关管理人员由理事会聘任。

四、建设保障措施

为保障智能医学产业学院建设,赣南医学院已将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列入了十四五建设规划,明确了创建现代产业学院是落实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的重要举措,并专门颁布了《赣南医学院产业学院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实施办法》和《赣南医学院产业学院教学工作规程》两个文件,为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保驾护航。同时,赣南医学院每年将为智能医学产业学院提供不低于500万元建设经费,以及独立发展场地。

憶源科技和数创智联每年分别投入100万元人民币和25万元人民币,提供合计约5000平方米以上的学生实训实习基地。憶源科技还设立了“憶源优秀师生奖学金”。

东软教育集团投入具有行业先进性的数字化教学及管理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化实验室、项目实训平台、项目资源、案例库等,提供“产业场景化教学环境+数字化学院管理”服务,全面打造产业学院标杆型运作管理模式。

五、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学院依托并着力打造的主要学科是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已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有五个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与医学大数据、医学影像技术。在长期教学探索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企业全程参与、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的“双主体、三段式、三结合、四共建”人才培养模式。

双主体:学校和企业。学校主导、行业企业全程参与。双方共同探索智能医学人才教育新模式,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下达教学任务、安排课程、组织开展教学工作,确保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到位,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可量化和可视化程度。

三段式:“2.5+1.0+0.5”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技能教学(2.5年)、应用技能集中实训(1.0年)、工程项目实践(0.5年)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结合: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需求、课程建设与企业实践、科研成果与企业项目场景相结合。

四共建:校企共建课程教材、实训基地、研发中心、创新平台。校企双方共同编写符合智能医学产业发展需求的教材;通过双方的资源整合,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共建研发中心,共同研发智能医学新产品、新技术,提升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六、师资队伍建设

为对接产业需求,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医学产业学院选聘了企业专业作为产业教授和产业导师,定期进入校园讲学,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目前,企业教师占比已达40.5%。并且,学院定期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研发,形成了特色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七、前期建设成果

智能医学产业学院经过多年的筹备和建设,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与赣州蓉江新区管委会将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获得2500万元资金用于开展医疗数据平台、数字化应急管理体系、智慧医疗社区、智能穿戴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2.与憶源科技合作共同研发的“非接触式可视化新冠肺炎智能筛查、诊断与监控系统的创建与应用”项目获得江西省科学技术奖;

3.与憶源科技合作共同研发的立体可视化医院智慧管理云平台已应用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4.与企业联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成绩优异,多次获得省级二等、国家三等以上奖励。

下一步,智能医学产业学院将着力建设集智能医学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平台,改善区域内医疗大数据应用人才储备环境,助力地方智慧医疗行业发展。

版权所有:赣南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邮箱:xxgcxy@gmu.cn